近幾年,國內馬拉松、自行車、滑雪、擊劍等項目的社會參與度呈迅猛發展態勢,相關運動項目產業總量、產業覆蓋面、市場認可度也在快速上升,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的運動項目產業已邁入了發展的春天。
在日前舉行的2018年全國體育產業發展大會上,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王楠,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主席沈金康,中國擊劍協會秘書長肖愛華分別就日前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多部委下發的《馬拉松運動產業發展規劃》、《自行車運動產業發展規劃》、《擊劍運動產業發展規劃》進行了詳細解讀。
“2017年是中國馬拉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一年,全國800人以上規模賽事達1100場,參賽人次達500萬人,中國田徑協會認證賽事256場,全年產業規模達700億元。”近幾年,我國馬拉松運動持續蓬勃發展,為帶動全民健身和促進體育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王楠表示,中國田徑協會未來將努力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馬拉松運動產業體系,力爭到2020年使馬拉松運動項目產業規模達到1200億元。
“一是市場主體不斷壯大。涌現具有相當實力和影響力的十大品牌賽事運營公司和十佳品牌馬拉松運動產業技術服務裝備商;二是產業消費人口進一步擴大。跑者人口不斷的增加,到2020年,全國800人以上規模馬拉松賽事場次達到1900場,中國田徑協會認證賽事達到350場,各類路跑賽事參賽人數超過1000萬人次;三是馬拉松賽事體系逐步完善,各級各類賽事內容豐富,層級清晰,升降有序。”
據王楠透露,中國田徑協會未來三年的主要任務包括七個方面:一是完善馬拉松賽事運營與管理;二是培育多元化馬拉松運動產業市場主體;三是積極引導馬拉松運動消費;四是促進馬拉松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五是加強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六是弘揚馬拉松精神,打造馬拉松文化;七是配合國家扶貧戰略開展馬拉松相關活動。
“2016年全國各級體育行政部門、社會團體、各類企業舉辦的自行車賽事活動超過2000場,自行車運動俱樂部已超過10000家;截至2016年底,參與自行車運動的總人數增至800萬。”據沈金康介紹,目前中國運動自行車占自行車總銷售比例僅為6%,人均自行車整車消費1500元,零配件消費1200元,平均一年換1次車,按這個人數測算,運動自行車的年產值在162億人民幣左右。而歐美國家運動自行車占整個自行車消費產業的50%以上,英國為62%。當中國人均GDP處于5000美元至10000美元之間時,運動自行車占整個自行車消費產業的比例應該有大幅提升。據測算,2025年我國自行車運動人口預計可達到全國人口的6%,即約8400萬人。假設人均年自行車整車消費3000元,年零配件消費2000元,預計僅自行車整車及車輛配件的市場規模就可達4200億人民幣左右。
《擊劍運動產業發展規劃》中顯示,截至2017年,全國注冊的各類擊劍俱樂部、培訓中心、學校代表隊達373個,參與擊劍運動的人數超過10萬人。
“從競技類型來看,擊劍屬于持械格斗類項目,在體能、智能及心理上進行精彩博弈;從全民健身來看,擊劍的普適性非常好,且具有愉悅身心的良好效果;從市場角度而言,擊劍是體育項目中坪效最高的項目之一,投資回報率較高。”肖愛華表示,擊劍運動項目產業應圍繞競技擊劍、大眾擊劍、擊劍產業“三位一體”協調發展。“對于擊劍項目而言,競技擊劍是項目發展的龍頭,對全行業具有引領作用,大眾擊劍的廣泛開展又會為競技擊劍培養更多的后備人才和更多的粉絲,開辟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競技擊劍和大眾擊劍的發展又會帶動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促進項目文化的廣泛傳播,從而形成整個行業生態的良性循環。”
根據三個《規劃》中透露出的數據表明:馬拉松、自行車、擊劍運動產業已經擁有了不錯的產業基礎,相關運動項目產業潛力正在逐步釋放,未來市場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