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法國女足世界杯謝幕一月有余,但女足博得的關注和青睞,依然在各個足球強國顯現。
從美國到英格蘭,女足聯賽迎來的上座人數屢創新高,包括曼市德比和倫敦德比,也都得到了進入男足主場作賽的機會。
據SportsPro報道,女足英超聯賽首輪6戰的上座人數達到了62921人次,這相較上賽季足足增長了近12倍。
至于在漸入佳境的西班牙女足賽場,歷史上第一次女足國家德比也在加泰羅尼亞展開,縱然被皇家馬德里收購的Taco女足以1-6被巴薩女足強勢碾壓,但這場載入史冊的女足較量,已然標志著西班牙女足新時代的到來。
毫無疑問,從國家隊到俱樂部,法國女足世界杯的深遠意義無需贅言,就像很多權威媒體所總結得那樣:“這一定會成為歷史上最具里程碑意義的女足賽事?!?/p>
在上周末舉行的國際足聯大會上,已經推動女足世界杯再次擴軍的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也表示:“世界女子足球的發展,將以2019年世界杯作為分界線,而在未來四年的時間,國際足聯將投入多達10億美元,繼續為女足事業添磚加瓦。”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大會揭幕的同時,《2019年法國女足世界杯技術報告》在國際足聯官方網站上線,這屆賽事在競技層面展現的細節和趨勢,通過國際足聯技術小組的分析得以呈現。
在技術小組的成員看來,本屆賽事催生的很多優秀個體,是過往世界杯并不常見的景象:英格蘭的布朗澤、斯科特和懷特,美國的厄茨、拉皮諾埃和拉維爾,荷蘭的溫內達爾、梅德瑪,以及瑞典的雅格布森,都是其中代表。她們都擁有著決定比賽的能力,也在很多時刻身先士卒,為球隊鎖定勝利。
如同當下的男足世界,已經很少看到長傳沖吊一樣,本屆女足世界杯的各支球隊,也只讓長傳次數占到了總和的9%而已。
控球,傳導,由后場發起地面進攻,這樣的以我為主已經不是男子足球的專長。
當然,在制約與反制約的博弈下,控球和傳導的大行其道,也會讓轉換和反擊得到發展的空間。
國際足聯技術小組認為,對于很多強隊而言,她們在轉換過程中的進攻質量,往往就可以讓比賽的走勢柳暗花明——當然,這不僅關乎于時機和決斷,更要擁有個人能力出色的球員。
當然,各國門將在法國世界杯的出眾表現絕對不能忽視:無論是相比上屆又有提高的撲救成功率,抑或是讓點球進球率下降了十個百分點,以荷蘭門將溫內達爾為首的門將天團,已經讓世界足壇看到女足門將的異軍突起。
特別是半決賽瑞典與荷蘭一役,兩位門將的高接低擋絕對是整屆賽事的亮點之一。
伴隨著賽事技術報告的發布,法國女足世界杯的所有流程也算正式劃下句點。但很顯然,這樣的結束已經連帶著新的起點,四年之后,再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