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時節,北風漸起,CBA聯賽在這樣的季節里回來了。
一個比賽日,20支球隊,10個城市,和全國的球迷們一起,以一種特別的心情等來了又一年屬于我們自己的聯賽。然而,這一年我們現在只敢說“等”來了,甚至不敢輕易地使用“擁抱”、“歡迎”、“期待”這些字眼。
在姚明退役后,易建聯成為了中國男籃的核心支柱,獨自扛起了這支隊伍的大旗。易建聯在小組賽輸給南蘇丹之后宣布退役,有人說,這將會是中國籃球史上至暗時刻。盡管如此,易建聯退役后,中國男籃再一次無緣下屆奧運會,在國內找不到一個可以接替易建聯,成為新一代的中國男籃領袖人物,這才是中國籃球最黑暗的時刻。但畢竟中國籃球需要更多的鼓勵,糟心的部分就不再提一遍又一遍了。當然,我們該鼓勵現役的球員、教練員們不要灰心喪氣,但是還有一個群體更值得我們關注--青年球員。
在今年的馬尼拉男籃世界杯的比賽中,日本隊在落后18分的情況下戰勝了芬蘭隊,這也是亞洲球隊在本次世界杯中獲得的第一場勝利。而諷刺的是在這場比賽的前一天,中國隊輸給了塞爾維亞42分。雖然芬蘭隊的實力并比不上塞爾維亞,但是芬蘭隊中也擁有在NBA球隊作為絕對核心的球員。在紙面實力上,芬蘭隊是絕對強于日本隊的,何況日本隊的首發控衛身高才1.72米。
在賽前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日本戰勝了芬蘭,這也打臉了所有中國球迷和籃球評論員,大家都認為會是中國和菲律賓爭奪進入奧運會名額。而中國男籃名宿焦健在賽后發文評論:日本贏了!奇怪嗎?不奇怪。有幸看過日本的青少年訓練體系。那是真的傾其所有。當時接待的日本官員說了。我們準備15到20年,一二代人的努力讓籃球崛起。
由此可見,日本是打算用一二代人15到20年的時間去打造青訓,而我們之前卻忽視青訓,造成在姚明退役之后無人再能帶領中國男籃重新在奧運會打進8強,甚至在東京奧運會上看不到我們中國男籃的身影。所以姚明在退役后,進入籃協開始重視青訓,現在中國籃球的青訓較之前已經有了非常大的進步,就像現在中國籃球的張鎮麟、曾凡博等都是中國籃球青訓發展的成果。但是中國現在的青訓卻仍然存在問題,例子就是日本首發控衛1.72米的河村勇輝。
對于中國籃球青訓的問題,其實就是現在中國男籃問題的縮影。當今世界籃球的發展已經不再是十年前一個姚明就可以解決的了。姚明很強,但是他也只是中國籃球的遮羞布而已,讓我們以為中國籃球的發展真的跟世界差距不大。可是當姚明退役后,中國籃球猛然發現自己與世界的差距何止一個姚明,那是5個姚明甚至更多。我們的青訓無法培養出六邊形戰士,我們的青訓導向一切都以成績為主,可是對于以培養全面球員的世界籃球來說,這已經是問題了。如果我們的青訓還在追求成績,那么1.72米的河村勇輝永遠打不了職業,在青訓階段就會被淘汰,因為青訓想要成績就必須追求身高和身體,一個1米9或者2米的球員永遠無法成為控衛,只是在基層打中鋒位置,這樣就會削弱球員的全面發展能力,限制他的上限。
除了青訓以成績為導向是問題之外,我們青訓的訓練方法也有問題。歐洲籃球在孩子剛接觸籃球時并不是直接讓他們練習運球或者投籃,而是讓他們先在球場上跑、跳,讓他們知道什么是籃球,去培養籃球運動的意識,之后慢慢的培養孩子們的位置意識,在基層聯賽中不許聯防、不許夾擊,培養孩子們單個人進攻的能力,而個人解決比賽的能力正是現在中國男籃需要“進化”的地方,我們現在缺少能夠“一打五”的球員。之前的歐洲籃球和美國籃球差別在我看來或許就是一個追求團隊,一個追求個人能力,這里面沒有對錯,只有理念的差別,而兩者都證明這種理念能夠獲得勝利。而現在的世界籃球發展已經將歐洲籃球和美國籃球進行融合,在極致的團隊籃球里面擁有極致的個人能力,這就是我們的青訓需要培養出的籃球人才:場上的5個人都能防守,都有極強的個人進攻能力,同時有出色的傳球能力,這正是我們需要向歐洲籃球學習的地方。
現階段,大部分球員的青訓經歷仍然是以學校籃球隊為主,但是因為學校編制和經費的問題,目前基層體育老師和教練員的待遇普遍偏低,甚至很多老師和教練都是合同制的外聘人員,基本的物質條件得不到保障,也就造成了基層教練人數少的現狀。一名體育教師既要完成正常的教學內容,還要組織學生訓練、參加比賽。冬訓、夏訓和周末訓練都是常態,工作任務相當繁重,而絕大多數老師缺少額外補助,直接造成了體育老師訓練熱情不高。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按照目前社會培訓機構的高速發展,籃球私教和訓練營的教練變成了一個高收入群體,這些機構向消費者出售籃球訓練課和私教課程,再從培訓機構賺取高額的績效提成,不太差的每個月都可以拿到不菲的薪資。而隨著這個產業的不斷膨脹,他們所需要的教練人才也就越來越多。
在青訓的發展之路上,優秀的教練員承擔著艱巨的任務。履歷優秀、經驗豐富的教練員是球員成長的助推器,他們不僅可以挖掘球員潛力,同時能夠全方位提升球員能力。所以,如何保障優秀的青訓教練員的發展條件,需要所有參與其中的部門、機構,甚至是每個關注中國籃球發展的人們,共同來思考的話題。
新賽季的CBA聯賽已經火熱開打了,希望每個熱愛中國籃球的我們,可以將這份熱愛傳遞給我們的下一代,讓中國籃球的未來之路走得更加順暢,更加充滿希望。
聲明:本文部分信息來源于網絡,僅用于內容傳播,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編輯:Ashley
策劃:李哥Alili
排版:歡歡
執行主編:徐亞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