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會,除了是運動員們沖金奪銀的舞臺之外,也是全球運動服裝品牌的角斗場。
冬奧會開幕式上,安踏、阿迪達斯(Adidas)、露露檸檬(Lululemon)、樂斯菲斯(The North Face)、優衣庫、阿瑪尼等知名服裝品牌隨各國運動員一起亮相,這些品牌背后有著眾多上市企業的身影。其中,中國代表團所穿安踏羽絨服一度登上“熱搜”。

據統計,安踏集團贊助的代表隊及運動員累計進賬37金26銀20銅,FILA以23枚金牌在所有品牌中位列第一。
根據體育大生意發布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運動品牌價值榜》,在65個運動品牌中,安踏集團品牌占據了前六名中的三席:迪桑特憑借19金18銀15銅,總獎牌數52枚排在榜首;FILA以23金14銀13銅,總數50枚緊隨其后;安踏則以14金9銀6銅,總數30枚位居第六。
與2021年東京舉行的夏季奧運會相比,中國國產品牌興起、國際品牌式微的趨勢在本屆冬奧中更為明顯。

安踏憑什么包攬了中國隊奪牌裝備?因為安踏正以最頂尖的硬核科技助力中國奧運事業。
安踏在短道速滑服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就是為了讓中國隊“快上加快”。據了解,安踏自主設計的短道速滑比賽服,它是根據運動員的動作習慣為其量身定制版型,至少經過5次版型調整。相比普通滑冰服,它的材質減少阻力能提升5%-10%。
并且,短道速滑不僅要快,還要防止碰撞中冰刀劃傷自己。為此,安踏采用最新360度全身防切割技術,突破傳統局部防護,一般的剪刀根本不可能劃破。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銀牌得主李文龍在接受采訪時便表示,“哪怕摔倒也不怎么擔心,因為比賽時所穿著的比賽服都是全身防切割的?!?/p>
短道速滑之外,鋼架雪車是另一項速度至上的激烈運動。安踏首創采用智能模擬仿真設計的鋼架雪車比賽鞋,這款鋼架雪車鞋在起跑推進階段比外資品牌表現更為優秀,平均提高0.023秒,最高提升0.054秒。

在冬奧首秀中,天才少女谷愛凌曾向人們展示過她的“戰袍”。那是一件黑色且背后鑲嵌有“金龍”的定制款,這是谷愛凌親自設計的圖案,意思是人中之龍。這一刻,安踏的品牌Logo也被全世界觀眾深深印在了腦海中。
不僅是谷愛凌。在本屆北京冬奧會的15大賽項中,安踏為高山滑雪、雪橇等12支中國運動隊打造了專業比賽裝備,是本屆奧運會上支持中國國家隊比賽裝備最多的運動品牌,此外還提供了火炬手服裝、賽時制服裝備、中國代表團領獎裝備。
在這種無微不至之下,無論是品牌底蘊還是商業成就,安踏和北京冬奧會都實現了天作之合。

事實上,安踏憑科技實力搶回主場,打造冬奧高光時刻,并非一蹴而就。
安踏堅持多年贊助著奧運項目國家隊——包括去年東京奧運會的舉重、摔跤、游泳等10支國家隊,以及今年冬奧的短道速滑、花樣滑冰等12支國家隊。甚至在很多商業價值不顯著的“小眾、冷門”項目上,安踏也全力予以支持。
另一方面,安踏還在堅持運動科技研發投入,切實助力中國隊刷新成績。以東京奧運為分界點,過去10年,安踏已經在運動科技投入高達30億元,居中國品牌之首。
再往后,安踏還制定了一項“5年計劃”,投入40億研發成本以強化科技創新能力,打造核心科技壁壘。此次北京冬奧會,就完全可以看做是安踏5年科技計劃中的第一個大型“成果秀”。
在今天,“國貨崛起”已經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越來越尋常的現實。隨著北京冬奧會的圓滿結束,安踏也又一次完成了在世界面前的大考,再度證明即使是在更高門檻的競技賽事中,安踏這樣的國貨品牌也能憑借自身過硬的研發實力,滿足運動員需求,成功助力運動員創下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