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建設體育強國成為國家總體規劃目標。隨著東京奧運、北京冬奧的臨近,體育建設更是受到了高度關注。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代表委員們也紛紛建言獻策,其中,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冬奧組委體育部副部長王艷霞表示,推廣普及冰雪運動的目標不僅著眼于冬奧會成功舉辦,而且要致力于長期可持續發展。同時,要高度重視冬奧會遺產利用使用,讓豐厚的冬奧會遺產長期造福于民。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屬于冬奧的“高質量發展”
北京冬奧的籌備工作一直秉持“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和“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也是北京攜手張家口申辦2022年冬奧會時,中國向國際社會作出的鄭重承諾。2021年是北京冬奧會籌辦全力沖刺、全面就緒、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搶抓冬奧契機,推動冬奧以及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將是打好“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的第一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對于北京以及京津冀協同帶動作用明顯,籌備冬奧帶來的變化,將體現在冰雪運動大力發展和體育事業的長足進步上。賽時出彩,賽后多彩,立足冬奧的廣泛傳播效應,利用冬奧遺產,長久造福人民,在冬奧籌備初期就已提上日程。
2018年11月,北京冬奧組委成立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工作協調委員會,并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部署遺產協調工作,發揮各自所長,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冬奧遺產這篇大文章。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2019年2月,歷時兩年編寫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戰略計劃》中文和國際雙版本一同發布。《計劃》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落實“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依據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和申辦承諾的相關要求,圍繞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實際,結合主辦城市發展目標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編制。通過籌辦北京冬奧會,努力創造體育、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城市發展和區域發展7方面35個領域的豐厚遺產,分計劃、實施、總結三個階段,為國際社會提供遺產工作的“北京方案”,樹立奧林匹克運動與城市良性互動、共贏發展的新典范。
全面冬奧,全民冬奧
冬奧遺產對于地區協同發展的帶動,全民參與度的提高,惠民、利民等方面已經開始顯現?!斑z產非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正在逐步實現。
在場館方面,早在2019年,張家口賽區就宣布將冬奧“三場一村”(即跳臺滑雪場、越野滑雪場和冬季兩項場以及冬奧會運動員村)作為奧運遺產永久保留,成為奧林匹克公園,力爭將賽事核心區域打造成世界級旅游勝地,帶動周邊冰雪旅游業長效發展。此外,在利用奧運遺產上,2008年北京奧運會游泳館“水立方”、國家體育館“鳥巢”、五棵松體育中心、首都體育場都將改造成2022年北京冬奧場館再次使用賽。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在冰雪產業推動方面,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各省市也出臺相關政策響應。隨后,《冬季運動振興發展規劃》、《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京津冀體育產業協同發展行動計劃》數個政策的出臺,不僅是對當下“冰雪熱”的積極支持,也是對長效收益的整體把控,以冬奧為契機,將冰雪運動“一桿子”打響,開拓更廣闊的冰雪市場,把冰雪經濟徹底“炒熱”。以張家口為例,僅2018年城市實際利用外資增長7.3%,與芬蘭拉赫蒂市、法國尚貝里市締結友好城市,簽約冰雪運動裝備項目21個,注冊企業18家,法國MND索道等3個項目已經投產,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34.5%,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3.9%,服務業占比提升到51.5%,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再比如,冬奧舉辦地之一的崇禮。2019年,美國《紐約時報》將張家口崇禮列為“全球最值得前往的52個旅游目的地”之一。在申辦冬奧會之前,崇禮僅有4家滑雪場。而今,這座小城僅大型滑雪場就有7家,雪道已有169條。2018—2019雪季,崇禮雪票銷售超百萬張,實現旅游收入20.5億元。如今,崇禮百姓每4個人中就有1人從事冰雪運動相關工作,冬奧效應仍在持續。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此外在全民參與冬奧方面,《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21》的數據顯示,預計2020到2021年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閑旅游人次將達到2.3億,冰雪休閑旅游收入超過3900億元。冰雪運動已經風靡大江南北,成為了更多人的健身和生活方式。隨著冰雪運動“北冰南展西擴東進”的速度加快,“冰雪運動不出山海關”的局面已成過往。中國南方不少地區的冰雪設施如雨后春筍,浙江、貴州、湖北等地實現冰雪旅游人數年均10%左右的平穩增長。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北京冬奧正在向著“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美好愿景進發,這不僅是為中國留下豐厚的奧運遺產,對全球冬季運動的發展也將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