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8月6日,紀錄片《娜就是我》一經播出便收獲了超千萬次的播放量,刷爆網絡。
作為李娜退役后的首部自述紀錄片,騰訊體育創作團隊歷時一年,全方位地展現了李娜一路走來的真實生活,其中許多信息也是李娜首次公開。

網壇傳奇 中國驕傲
· 中國首批職業網球運動員;
· 2011年法國網球公開賽女單冠軍,亞洲第一位大滿貫女子單打冠軍;
· 2013年WTA年終總決賽亞軍,世界排名首次晉升前三,創造亞洲個人排名紀錄;
· 2014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女單冠軍,成為WTA單打世界排名第2位。
李娜職業生涯21次打入WTA女單賽事決賽,獲得了9個WTA和19個ITF單打冠軍,4次闖入大滿貫女單決賽,2次奪得大滿貫女單冠軍。李娜的出現使得網球在中國有了革命性的發展。李娜巔峰時期,觀看她比賽的中國觀眾人數就超過1.16億人,這一數字比多數國家的總人口還要多。
2019年7月20日,李娜正式入選國際網球名人堂。作為亞洲第一位進入國際網球名人堂的球員,李娜的成長和蛻變離不開朋友與家人的支持。能夠成功入駐名人堂,即是對李娜個人實力的一種肯定,更是對她在中國體育地位的一個肯定,甚至很多球迷認為李娜在成為亞洲第一人之后,她的地位已超越了劉翔和姚明!

自從結束了自己的網球職業生涯,李娜正以不同的身份嘗試著自己的人生下半場。從嘗試創辦網球學校、出席各種網球活動、參加澳網元老賽,到競選國際網球名人堂,各種類型的工作李娜都在努力完成,在她看來這是在打破一種偏見。
“一直以來,很多人認為運動員退役后只能做教練,但我更希望自己多去嘗試,讓更多的人看到運動員其他發展的可能性。”
如是夫妻,如是教子
對于入選國際網球名人堂,李娜認為不管頭銜和榮譽有著什么樣的變化,都不會影響她對待生活和家庭的態度。
姜山可謂是好男人中的“好丈夫”的模范代表。一個家庭一般都靠男人打拼事業,女人負責相夫教子,然而姜山為了李娜的網球事業,甘愿做一個幕后英雄,李娜能夠有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源于姜山的默默付出。

退役后,李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作為母親撫育兩個孩子。雖然遇到孩子們的吵鬧,李娜不能免俗,只能在心里默念“親生的!親生的!”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李娜表示,作為母親要多傾聽孩子的聲音,也要多多陪伴。


“將來,如果他們對網球這項運動產生了興趣,自己也會全力支持。但我會給他們請教練,我不會親自教他們的。” 李娜表示,自己不會親自引領孩子們走上網球道路。
退役5年,李娜告別了聚光燈,有了Alisa和Sapa,人生的下半場早已開啟。
鄉愁是對孩子們最好的期待
對于武漢妹子李娜來說,北京和武漢的雙城記,每年都在上演。
女兒Alisa說:“武漢跟北京,是近的。很近,是火車就能開過去。”

李娜說:“每次回武漢,都想告訴孩子們,這是爸爸媽媽小時候生長的地方。”
中山公園是武漢市中心的一座老公園,這里是李娜網球啟蒙的地方。那個年代,很少有網球場建在公園里。網球場邊上就是公園的游樂場,有大大的摩天輪。如果有一天可以不用訓練、不用跑步,坐上摩天輪去看風景該多好。這是李娜年少時的夢想。

慢慢懂得如山般的父愛
李娜心中無可替代的那個父親形象,至今仍在她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記。
每天四點,李娜的父親會叫她起床,然后開始晨跑,每天10公里,一跑就跑到現在。從為人女到為人母,言傳身教,永遠是最有力量的說服方式。
怕年幼的李娜無法承受,家里人一度隱瞞了父親的病情和去世的消息,李娜和父親的最后一面,就在從北京到深圳的途中,經停武漢,那一眼,竟成永訣。
父親似乎從未告別。

那時起,李娜需要肩負家庭債務,需要獨自面對未來。她,最需要的就是——勇敢。
中國有一百多萬個叫“李娜”的,失去父親的,李娜不是唯一,歷盡艱辛的,李娜不是唯一,但在網球場上最成功的,李娜是唯一。
影片速看

本文圖文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編輯:王筱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