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5日,推遲了近半年的中超聯賽鳴鑼開戰,國內足壇重整旗鼓。五輪戰罷,在中國足協、賽區組委會、參賽俱樂部以及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防疫工作一切正常。中超聯賽的順利開展離不開足協及各方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聯賽,近年來的發展之路無疑牽動著億萬球迷的心。
1. 砸錢思想根深蒂固
多年前,人們大多會給中超外援套上“養老”這一標簽,認為中超與美國職業大聯盟相似,眾多巔峰期已過的大牌球員拿著高薪,度過職業生涯末期,是球員退役前不錯的選擇地,畢竟運動員的職業生涯是有限的,大多數球員選擇在35歲左右退役,此前必須考慮賺取足夠的工資來維持余生。

因此,許多才華橫溢的足球運動員決定來到中國,獲得薪水加倍等等一系列豐厚的待遇。
2. 豪門的孵化園,中超發展有目共睹
近年來,隨著中超球隊在亞冠聯賽的輝煌成就,眾多歐洲潛在球員的目光匯聚于此,比賽的形式、高水準的賽事及高昂的薪水,中超聯賽已然成為球員們轉會的實力之選。
 
中超聯賽起步雖晚,但發展迅猛,在與頂級聯賽的出色競爭中絲毫不落下風,且規則與五大聯賽相似,這意味著對于來自歐洲和南美的球員來說,適應聯盟相對容易。
 
同時聯賽也為世界豪強俱樂部輸送人才,前恒大球員保利尼奧就是中超的招牌人物,當年在歐洲聯賽迷失,通過中超賽場歷練,最終以4000萬歐元的身價被巴薩帶走,且在這支豪門球隊里發揮出色,單賽季獨進9球,在競爭激烈的西甲聯賽中傲視群雄。類似經歷的還有卡拉斯科、塔利斯塔、維特塞爾等球員,中超聯賽如今正朝著“豪門的孵化園”這一標簽堅實邁進。
 
除投資外,每年現場觀賽的球迷就遠超500萬,成為亞洲最具吸引力的足球聯賽,這一點與意甲聯賽非常相似。中超聯賽也因大牌的涌入,在全球的足球賽事領域中收獲了第六多的觀看人數,被業界戲稱“第六大聯賽”。
3. 政府大力扶持,足球事業蒸蒸日上
中國職業足球體系的發展及其對行業的影響力的不斷提高,主要歸功于政府自上而下的大力推動。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個不折不扣的足球迷,自上任以來,習主席就把足球的發展提到了議程上,為建設一個偉大的體育強國不懈努力。

為了使其更具挑戰性,習主席已經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并結合了反腐敗浪潮,實現在體育行業的透明、合法和治理的新時代,希望培養10萬名球員,其中包括將資金投入到基層足球中,并在2020年之前建立20,000所全新足球學校以及70,000處全新足球場。
4. 制定工資帽,巨額轉會費已成歷史
顯然,國際前鋒紛紛涌入,直接導致中國本土前鋒的增長空間較小。足協工資帽的制定及實施有效降低了外援的成本,也促進中超聯賽持續并將長期處于良性的發展態勢。
 
工資帽的制定無疑將阻礙巨星來到中國踢球,但這是中國足球長期發展的必經之路,有錢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的是理性投資,各家俱樂部應當適應發展變化,著手更為實惠好用的外援。
5. 增強后備力量,培養年輕球員
目前中國足球組織結構正處于高度穩定階段,作為超級聯賽的補充,國內擁有自己的預備隊聯賽和青年聯賽,經常在各大院校中選拔年輕隊員,并為他們提供直接為俱樂部效力的機會。同英國足協相似,中國擁有自己的足協杯、中甲、中乙及業余聯賽,構成了足球金字塔中第二、第三部分。
 U23政策實施以來,中超聯賽已經為國奧乃至國家隊培養了諸多潛力球員。年輕有為,敢打敢拼,中超聯賽已然步入正軌,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聯賽之一。
 
改革仍在路上,擺脫國際巨星的盲目崇拜,俱樂部能夠大幅降低其支出,節省預算以培養本土人才,在校園及社區中開展足球文化,從長遠來看,這將有益于中國的整個足球體系。
亞體資訊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