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6年首次在正式比賽賽場上應用以來,VAR視頻裁判在過去3年的實際應用中越來越廣泛,包括世界杯、歐冠在內的眾多歐洲主流聯賽、杯賽都引入了VAR的應用。雖然VAR已經成為了足球賽場上的標配,但由此引發的爭議并沒有隨著VAR的推廣而漸漸平息,反而在近期變的更加頻繁。
北京時間2019年12月19日凌晨,西班牙國家德比中,皇馬客場0-0戰平巴薩,從比賽過程來看這無疑是一場較為平淡的比賽,但賽后皇馬官方在多個社交平臺上發文炮轟主裁判,認為自己在比賽中就“是否使用VAR輔助判罰”的問題上遭到了區別對待。
在自己的官網上,皇馬直接使用了大標題:“裁判和VAR都沒看到的對瓦拉內的2次犯規” ,并貼出了瓦拉內在對方禁區遭到蹬踏和拉拽的動圖。

如果說皇馬官方的口吻還算客氣,但看熱鬧的吃瓜群眾和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說話就不這么好聽了。西班牙六臺在節目中戲稱巴薩應該改名為“Varcelona”,雖然西班牙裁判委員會堅持這兩次判罰“沒有問題,不需要VAR介入”。但西班牙足協則表示:“一些誤判是客觀存在的,但是不能因此就說某隊得利或者某隊就吃虧。”態度讓人玩味。
而在1月1日晚上英超的比賽中,VAR的表現則更讓人不解。在伯恩利1-2維拉的比賽中,維拉球員格拉利什打進一球,但最終VAR認為他處于越位位置取消了這粒進球。

因為越位線和最后一名球員所在位置幾乎重疊,視頻回放甚至不得不做出放大才能看清,這也被球迷們戲稱為“體毛越位”。重回教練席位不久的穆里尼奧在發布會上也調侃到:“VAR應該改個名字了,我認為他們不僅僅是視頻助理裁判(Video Assistant Referee),直接改名叫視頻裁判更好,因為現在比賽就是由坐在視頻監控室里的人決定的,場上的那位才是助理裁判?!?/p>
可以看出,相比于之前的爭議停留在 “頻繁使用VAR造成比賽中斷,是否讓比賽觀賞性降低”這種見仁見智的問題上,近期因為VAR而引發的爭議更多的體現在了“使用VAR的決定權”以及“體毛越位”的問題上。在這兩個問題上,對VAR的討論已經不局限于評論員和球迷的日常議論中,更多的球員、主教練都紛紛下場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負責足球競賽規則修改的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IFAB)更是不得不公開發表意見,對VAR的應用做出最終的解釋。

IFAB秘書長布魯德就在事后表示:“VAR應該應用在明顯的可能是錯誤的判罰上,如果一個判罰需要VAR花費大量的時間來進行確定,那就應該尊重主裁判的決定?!蓖瑫r,布魯德還表示:“在未來的幾周中,IFAB將會和一些使用VAR的聯賽進行交流,并可能調整VAR的使用方向。”毫無疑問,IFBA這次的表態主要是對近期VAR使用中引起的爭議做出的明確回復。英國老牌媒體《泰晤士報》稱國際足聯將對越位的判罰提出意見,很可能會時隔30年再次修改越位規則?!短┪钍繄蟆繁硎荆瑖H足聯將提議將是否越位的判罰進一步放寬,只有當進攻球員和最后一名防守球員之間出現“明顯越位”時,才會被判定越位。這和IFBA的解釋不謀而合。
不過國際足聯想要推動越位規則的修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們還需要向IFAB提交議案討論,之后再進行小范圍的試行,才有可能在未來對越位規則和VAR的介入時機做出修改。但相信隨著規則的完善,這種爭議頗大的“體毛越位”在未來會越來越少,VAR的使用也會更加完善。
亞體資訊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官網鏈接:www.yt32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