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煙,喝酒,聊天——這曾是1970年代前后,很多冰壺運動員們在比賽中的樣子。他們就像是剛從工廠下班的工人們,來到酒吧那般自由散漫。
在評論員凱文·帕爾默的記憶中,當時冰壺運動員的抽煙喝酒就是家常便飯,就算是在投擲的過程中,一些運動員的嘴里也要叼著香煙。
那是職業體育的上古時期,冰壺運動員還習慣被叫做“玩家”——直到冰壺傳奇人物帕特·瑞安的出現,加上冬奧會于1998年敞開懷抱,這項運動才算擺脫了“表演”和“玩樂”的標簽。
而在冰壺開始躋身洲際大賽的過程中,中國觀眾對于這項運動的認識與了解,通過王冰玉們的異軍突起帶領國家女隊率創佳績,進而逐漸加深。
最近幾年,依仗于內外條件的便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冰壺賽事,開始在中國舉辦——中國公開賽、伊春國際女子賽、混合公開雙人邀請賽,也包括今年是第四屆的青海國際冰壺精英賽。
過去四年,這項賽事每年都在實現升級,一路從邀請賽來到了大師賽的級別。
2019年12月4日,青海國家高原冰上訓練基地,在國際冰壺精英賽的開幕前日,21歲的加拿大選手Tanner Horgan和48歲的美國選手Richard Ruohonen形影不離地開懷暢聊。
類似這樣的其樂融融,一直是本屆賽事球員休息室的主題——他們互相提問,共同玩樂,如同參加一場喜慶的年末派對。
這是兩次參加世錦賽的Richard Ruohonen,第二次來到中國,他經過了兩次轉機的長途奔波,才來到了海拔高度2388米的青海多巴國家高原體育訓練基地。
從1981年就開始從事冰壺運動的他,曾經是一名醫療律師,去年,他所率領的美國男隊在冰壺世錦賽遺憾負于加拿大,未能躋身半決賽。
或許是依仗于自己的身經百戰,來到西寧不到兩天的他,很快便感受到了海拔高度帶來的不同——往常并不算難事的5公里跑步,都讓他體驗到了更急促的呼吸。
建成于2016年8月的青海國家高原冰上訓練基地滑冰館,已經是連續第四年承辦冰壺國際精英賽。這里是國內高原上的首座滑冰館,因此被稱為“高原第一冰”。
從去年開始,這項賽事的獎金大幅增長,還被納入到世界冰壺巡回賽全球精英賽的積分系統。
這項并不對外售票的冰壺賽事,已經得到了世界冰壺聯合會的官方認證。
對于加緊備戰冬奧會的中國男女隊而言,每一次國際精英賽的舉辦,都是他們在主場不可多得的練兵機會。
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宏江如是評價道:“青海從2016年開始舉辦冰壺賽,雖然起步比較晚。但從這四年的發展歷程來看,這個選擇無疑是非常正確的。“
冰壺國際精英賽的逐年升級,只是青海省體育局推進冬季運動發展的行動之一。
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姜世才曾經表示,青海是北京冬奧會成功申辦之后,發展冰雪運動行動比較快的省份,走在了全國前列。
從創辦國際級賽事,到推動冬季運動全民健身,直至協助冬奧會的備戰工作,可以說,多巴基地與青海已經成為北京冬奧會的重要分支。
在本屆賽事的首個比賽日中,對于多巴基地早已熟悉的中國女隊,以7-4戰勝了名將領銜的瑞士隊。
女隊隊長韓雨的笑容滿面,足以顯現她們從比賽中收獲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