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與金錢有關的數字,總會刺痛中國足球的神經。
馬爾切洛-里皮,兩次執教中國隊一共拿走4億元薪酬,但世界杯決賽圈的門票,依然遙遙無期;攻破中國隊大門的敘利亞國腳烏薩馬-奧馬里,27歲,他的所屬俱樂部是本國的大馬士革統一隊,月薪約合人民幣僅有1615元……
從全隊身價到薪資收入,中國男足都要比敘利亞高出不止一個檔次,但很遺憾,我們已經整整23年沒有在洲際正賽中擊敗這個西亞對手了。
曾經在河南建業效力的敘利亞隊長薩利赫說:中國球員的收入很高,但他們容易滿足,缺乏一些向上的動力。
11月20日,就在中國男足經歷換帥風波、兵敗阿聯酋一周后,中國足協連續發出公告;暫緩中超、中甲和中乙各俱樂部與球員簽署新的工作合同;目前正在擬訂“關于進一步推進聯賽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將會對足協現有的一些制度和規定作補充、完善和調整,該意見計劃于12月初公布。
中國足協的新聞發言人對此表示:“因為通知限制的是新合同的簽署,并且新政策會盡快出臺,不會對俱樂部的轉會工作造成太多影響。在新的政策中,限薪是有效降低俱樂部財務負擔的手段,同時也會在外援政策、歸化球員政策、球員轉會政策等方面做出調整。我們應該向日本學習,出去闖蕩,足協在政策上會鼓勵俱樂部及球員。”
很快,當中國足協的兩份文件還在網絡上傳播時,由“人民日報體育”透露的限薪消息,再次引發熱議——
“2020賽季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外援政策保持不變,依然是可以引進4外援,首發上場3外援。U23政策不變。球員限薪將有大動作:中超俱樂部依然不能超過1000萬人民幣,中甲和中乙聯賽下賽季的頂薪分別是500萬元和300萬元。這有利于給俱樂部減負,也有利于激勵中國球員去國外聯賽闖蕩。如果發現有陰陽合同,發現一例,就罰掉違規俱樂部3個聯賽積分。”
從多方權威消息源的匯總看,這一套混搭限薪和外援政策的“組合拳”,極有可能就是2020賽季中國職業足壇大政方針的主旋律。
有消息稱,上海上港的多數主力球員,都面臨著明年合同到期的問題,其中包括顏駿凌、王燊超和賀慣等骨干成員。而這樣的情況,也是其它俱樂部早晚需要面對的問題。目前,距離新政頒布還有一段時間,無論球員抑或俱樂部,都還處于觀望階段。
事實上,中國足協即將頒布的限薪政策,早在去年此時就已經準備完成。在2018年12月20日的年終總結大會上,中國足協便公布了備受關注的“四大帽”相關信息——其中,就包括了在國內球員的個人薪酬方面,最高不超過1000萬人民幣,參加亞洲杯和世界杯預選賽的國腳,則會在最高薪酬限額的基礎上浮動20%執行。
可以預見的是,鑒于中國足球的現實情況,中國足協的相關政策勢必會在新賽季得到嚴格的監督。當去年此時的設想,即將落為白紙黑字的規定,業內人士也紛紛對此發表評論。
在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解說員賀煒看來:“職業體育讓優秀運動員拿到更多的收入,自然會對這項運動的普及提供幫助,但與之相反的是,如果錢拿得太多,已出現了泡沫的成分,一些負作用也會隨之顯現,就是賺錢這么容易,他們還需要繼續努力嗎?總之,一切都是希望隊員們在各方面力量的督促和幫助之下,能更加職業起來。”
常年與中國國家隊南征北戰的中央電視臺記者王濤,也如是表示:“是該梳理一下了,各級俱樂部的成本太高,舉步維艱。如果各方面費用能到一個正常與合理的水平線,俱樂部也要必須保證穩定。當然,開源節流,節流只能緩解壓力,只有真正創造出有效的造血功能,才能保證良性發展。”
在杭州綠城執教過的日本教練岡田武史,曾經對中國足球做出這樣一番評斷:“在我看來,中國的球員缺少夢想的指引,大家似乎只是想從中賺錢,一旦得到了金錢的滿足,他們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如果放在日本聯賽的話,中國很多球員根本沒有出場的機會,但現實情況卻是,他們竟然在中國拿著讓人驚訝的薪水……”